close
  經歷了北梅國中一個月的志工實習,我們試圖將我們觀察到的當地學習特色記錄下來.。北梅國中位於南投縣的一處山地部落裡,學生們也多是原住民族,因為地域及環境文化的不同,在上課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、基礎方面,也就和都市裡的孩子不同;全校學生的數目大約不超過兩百人,且透過課餘時間和學生們的閒談之中,我們發現,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之下,有些孩子的父母並不一定會將孩子的生活重心放在課業學習上。「上學能做什麼?在家裡幫忙或出去工作賺錢還比較實在!」、「上學還要繳學費,沒錢啦!」礙於現實環境的經濟壓力,年紀輕輕的孩子們不得不放棄入學學習,而提早進入複雜的就業市場打滾。這是一種對於現實層面的妥協,也是多麼無可奈何的悲哀…。
  由於地處偏遠,學校在教學上的資源,也就無法像都市學校裡的資源完備、良善;他們沒有四處林立的補習班、也沒有大批大批不同版本的參考書、練習卷,被社會普遍討論的「城鄉差距」的隱憂,在這裡可以略見得。但,值得慶幸的是,由於現今電腦網路的快捷方便,學校裡的老師、學生們還能透過網際網路查找、獲取一些重要的學習相關資訊。

  在北梅第一天進行國一班的英文教學時,我們就發現了北梅國中的新生們在學習基礎上,也呈現了非常大的差距。也許是因為當地有些家長,對於在國中前的教育並不十分重視,也或許是當地的國中學前教育,分配得不夠平均;有的學生都還不會寫二十四個英文字母;但有的孩子卻知道許多的英文字彙,且甚至具備基礎會話能力。而我們原本準備好的是符合國中生英文能力的教案內容,在得知學生程度落差非常大之後,只得放棄原來的設計教案,從頭開始。我們聽從學校英文老師的建議,改從最基礎的二十六字母及KK音標教起;在上課的學習單設計上,也盡量使用簡單常見的字彙。雖然在課堂上會有許多學生覺得課程內容太過簡單,但我們以「程度落後的學生學習、程度普通或超前的學生複習」原則來實施教學,以鞏固英文能力基礎為主;也算是在這樣學習程度落差極大的情形中,採取折衷辦法。經過和老師們的交談討論,發現這樣落差的情形,通常都會發生在一開始的國一班級,但老師們會盡力多花一些心力、時間去輔導程度落後的學生,也會請班上程度較好的同學幫忙;而通常到了國二、國三之後,學生們的程度便會逐漸拉近、平均。這是我們非常樂見的一種學習情形;因為如此一來,一旦學生們的能力相近,老師便能更方便地設計教學內容,進而再想辦法去提昇整體的知識能力。

  即使在學習上和外面的世界有所落差,北梅國中的孩子們都還是開朗樂觀的。他們在課後經常留在學校裡打籃球、或騎著腳踏車四處晃,在課堂外遇到我們這群大姐姐時,雖然經常顯得羞澀,但還是樂於和我們交流。聽說有少數學生還是會在放學後,特地搭車到部落外補習。我想,也許,在學習這條路上,會有許多人迫於現實因素而放棄;但是,學習,卻永遠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UCO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